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七夕节表达的不仅仅是恋人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包括歌颂人们心灵手巧、勤俭持家的美好品质,传递家庭美满和睦的现代家庭观,契合当代社会精神,具有时代价值。七夕鹊桥又缱绻,更有诗情在人间,欣逢七夕佳节来临之际。 为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传统节日,充分挖掘七夕节的浓厚文化内涵,引导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队员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作用,组织开展了“心灵手巧话七夕”主题系列活动。
1、诗书情意长 经典永流传
诗歌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国人的民族情结里,书法一直是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活动中,同学们诵读经典的同时纷纷拿起笔,挥毫泼墨,邂逅经典,写下了一篇篇耳熟能详的诗句。
2、一双勤劳手 创造好生活
乞巧的本意在于创造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精神。穿针引线,跟父母学习缝补衣物;制作手工作品;做个美食家。同学们动手实践,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家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牢固树立了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3、书香飘万家,亲子朗诵度七夕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家是孩子栖息的港湾,也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朗诵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朗诵的良好习惯。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华夏文明穿越千年而生生不息!这次活动,同学们将进一步了解了七夕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